第1章 你就是你
张聿先生,关于2025年的世界,你还记得些什么?”
杨曲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。
张聿,或者说,坚称自己是张强的灵魂,此刻正坐在这间素白得有些刺眼的房间里。
他深深吸了一口气,试图压下心头那股荒谬绝伦的翻涌。
“我再说一遍,我叫张强,不是张聿。”
他的语气尽量保持平稳,尽管内心早己是惊涛骇浪。
“2025年,全球经济正从一场席卷数年的大疫情中缓慢复苏。”
“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大规模应用,无人驾驶汽车己经不再是新闻。”
“国际空间站依然在轨运行,但新的月球基地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。”
张聿——不,张强,详细地描述着他记忆中那个熟悉而又遥远的世界。
每一个细节,每一个事件,都清晰得仿佛昨日。
这些记忆,与眼前这个自称2688年的未来世界,形成了尖锐而不可调和的对立。
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孤零零的孤岛,被时间的洪流抛弃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沙滩。
周围的一切都是迷雾,唯有他脑海中的2025年,才是唯一的灯塔。
杨曲静静地听着,手中的电子笔在数据板上不时划过。
她没有打断,也没有表露出任何惊讶或怀疑。
这种专业的冷静,反而让张强感到一阵无形的压力。
“张聿先生,”
杨曲等他说完,才再次开口,声音依旧平缓。
“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,以及您入院后进行的DNA序列比对,您的身份确认为张聿,20岁,国防大学联合指挥系大三学生。”
她的目光落在张聿的脸上,带着一丝探究,但更多的是一种职业性的审视。
“您的父母,己于十七年前,在第七次‘大反攻’中牺牲。”
这句话像一柄重锤,狠狠砸在张强的心上。
他猛地抬起头,眼神锐利如刀。
“不!不可能!”
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,但依旧努力维持着镇定。
“我叫张强!我的父母都健在!他们住在渝州市,我这次坐飞机,就是去渝州给他们扫墓……不对,是去看望他们!”
记忆的混乱让他一瞬间有些语无伦次,但他立刻调整过来。
“我的记忆非常完整,从小学到大学,再到工作成为一名设计师,每一个阶段都清清楚楚!”
他试图用坚定的语气来证明自己的清醒,而非对方口中的那个“张聿”。
杨曲微微颔首,似乎对他的激烈反应早有预料。
她调出另一份资料,轻声道:
“张聿先生,您高中毕业于中央国防大学附属中学,以优异成绩考入国防大学。”
“十天前,您乘坐的西南航空CZ7701次航班,在前往渝州军事管区的途中,遭遇了编号为TF7-032的‘中国西南巨鹰’袭击。”
“飞机因此失事,幸运的是,大部分乘客和机组人员幸存,您是最后一批从昏迷中苏醒的伤者。”
“巨鹰?”
张强,或者说张聿,脑海中一片空白。
“大反攻?”
这些词汇对他而言,如同天方夜谭。
他记忆中的2025年,虽然也有各种国际摩擦和局部冲突,但绝没有什么“巨鹰”袭击民航客机,更没有什么惨烈的“大反攻”。
他的世界,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,但总体和平的时代。
“不,我完全不记得这些。”
他摇着头,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坚决。
他努力回忆着飞机失事前的情景,但脑海中只有一片模糊的白光和剧烈的震动。
之后,就是在这个陌生的病房里醒来。
杨曲耐心地听完他的辩驳,然后给出了她的专业判断。
“张聿先生,根据您目前的状况,以及您所描述的记忆与现实的巨大差异,初步诊断您可能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之一:”
“一,解离性障碍,特别是解离性身份障碍或解离性遗忘,伴有虚构症。”
“二,妄想性障碍,特别是其中的身份妄想亚型。”
“三,因空难造成的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,导致了记忆混乱和身份认知偏差。”
她的每一个字都清晰而冷静,不带任何感彩。
“我们建议您接受一次全面的专业评估,包括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和详细的心理测验,以便明确诊断,并为您制定后续的心理治疗方案。”
“荒谬!”
张聿的情绪终于有些失控,声音也拔高了几分。
他不是不明白这些医学名词的含义,正因为明白,才更加愤怒。
“我没有病!我的精神很正常!我的记忆也没有问题!”
他从病床上站起身,尽管身体还有些虚弱,但眼神却异常坚定。
“你们说的DNA,你们说的资料,都可以伪造!这个世界,这个所谓的2688年,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!”
“是不是有人在故意混淆我的身份?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?”
他环顾西周,这间房间除了医疗设备,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,冰冷而缺乏人情味。
这种环境,更像是一个审讯室,而非病房。
他的设计师本能让他对环境的细节格外敏感。
杨曲依旧保持着平静,她伸手示意张聿坐下。
“张聿先生,请冷静。”
她的声音不高,却有一种让人不得不重视的力量。
“我们理解您现在的情绪,突然面对这样的现实冲击,产生否认和质疑是非常正常的应激反应。”
“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,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去‘伪造’您的身份,这对我们没有任何益处。”
“我建议您还是先接受专业评估,这不仅是为了我们,更是为了您自己能够尽快厘清状况,恢复健康。”
她一边说,一边在电子数据板上记录着张聿的情绪反应和言语。
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,专业到了极致。
张聿看着她,心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无力感所取代。
他没有金手指。
没有系统。
没有穿越者必备的任何超能力。
他现在唯一的“武器”,就是他脑海中那份属于2025年设计师张强的记忆,以及他多年工作培养出来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还算沉稳的性格。
但这些,在冰冷的“科学证据”和这个陌生世界的“常识”面前,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
他该怎么办?
如果他真的是张聿,那张强三十年的人生记忆又是什么?
如果他是张强,那这个2688年的世界,这些关于张聿的“证据”,又是什么?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。
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,也不是绝望的时候。
他需要信息,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判断真伪。
先稳住眼前这个叫杨曲的女人,让她至少不要立刻把自己当成精神病人处理。
然后查清楚真相。无论是自己疯了,还是世界疯了,他都必须找到答案。
他拥有设计师的细致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,这是他的优势。
他喜欢探究真相,讨厌被蒙在鼓里,这是他的偏好。
他需要找回“自己”的身份,或者接受“新”的身份,并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下去,这是他当前最迫切的目标。
杨曲看着张聿逐渐平复下来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。
能在如此巨大的冲击下迅速调整情绪,这本身就说明他拥有不错的心理素质。
但这并不能改变她的专业判断。
“张聿先生,您现在的否认和质疑,在临床上很常见。”
她的语气依旧平和,但内容却像一把软刀子,割裂着张聿的认知。
“许多经历过重大创伤的个体,会选择性遗忘痛苦的记忆,甚至构建一套全新的‘安全’记忆来保护自己。”
“您所描述的2025年,或许就是您潜意识构建的‘安全区’。”
“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防御机制,并非‘伪造’或‘欺骗’。”
她顿了顿,观察着张聿的反应。
张聿没有再激动地反驳,只是静静地看着她,眼神深邃。
他知道,单纯的否认和争辩是徒劳的。
他必须找到对方逻辑上的漏洞,或者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。
“杨医生是吧?”
张聿第一次称呼了她的姓氏,语气也缓和了不少。
“我理解你的专业判断,也感谢你的耐心解释。”
他的声音平静,听不出太多情绪,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。
“但我也请你理解我的立场。对我而言,我所坚信的三十年人生,不是虚构,不是妄想,而是真实存在的。”
“你说我是张聿,20岁,国防大学学生,遭遇了巨鹰袭击。”
“那么,请问,作为一名国防大学联合指挥系的学生,我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?我应该了解哪些关于这个世界的‘常识’?”
他开始尝试反击,用对方的设定来寻找破绽。
如果他是张聿,那么他应该拥有张聿的知识和记忆。
如果他没有,那就说明,他不是张聿,或者,他真的失忆了——但失忆和拥有另一段完整记忆是两回事。
杨曲的眼神微微一凝,似乎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问题。
这确实是一个可以进行验证的方向。
但她并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反问道:
“张聿先生,您是想通过回答这些问题,来证明您不是张聿吗?”
“或者说,如果您答不上来,您是否就能接受自己可能存在记忆障碍的现实?”
她的反问很巧妙,将皮球又踢了回来。
张聿沉默了几秒。
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。
如果他答不上来,似乎就印证了对方的说法——他失去了“张聿”的记忆。
如果他答上了(尽管他不知道答案),对方也可能说这是他临时编造或者巧合。
“不。”
张聿摇了摇头,嘴角泛起一丝苦笑。
“我只是想知道,我‘应该’知道什么。”
“如果我连自己‘应该’知道什么都不知道,那岂不是更证明了我的记忆是混乱的,或者,我根本就不是你们所说的那个张聿?”
他巧妙地将问题转化了一下。
他没有试图去“扮演”张聿,而是站在一个“失忆者”或者“被误认者”的角度,去索取信息。
这种冷静和逻辑,让杨曲对他的评估又多了一层。
她沉吟片刻,说道:
“好吧,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基础信息。”
“作为国防大学联合指挥系的学生,你应该了解当前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,特别是‘泛亚细亚共同体’与‘新阿美瑞卡联盟’之间的战略均势。”
“你应该知道‘巨兽纪元’的开端是在2444年,第一次‘巨兽潮’爆发。”
“你应该清楚,‘中国西南巨鹰’这类飞行巨兽的习性、弱点,以及标准的应对预案。”
“你还应该掌握至少三种以上的战术指挥系统操作,并且对单兵外骨骼动力甲有基础的了解。”
杨曲每说一条,张聿的心就沉一分。
这些名词,这些概念,对他而言,完全是另一个次元的故事。
泛亚细亚共同体?新阿美卡合众联盟?巨兽纪元?
这听起来比任何科幻电影都要离奇。
他记忆中的2025年,虽然科技进步,但世界格局依然是他熟悉的样子。
“怎么样,张聿先生?”
杨曲看着他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。
“这些信息,在您的记忆中有印象吗?”
张聿缓缓闭上眼睛,再睁开时,眼神中多了一丝疲惫,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屈的坚韧。
“没有。”
他坦然承认。
“这些对我来说,都非常陌生。”
“但这并不能证明我就是张聿,然后忘记了这些。这同样可以证明,我根本就不是张聿,所以才对这些一无所知。”
他的逻辑依然清晰。
杨曲点了点头,似乎并不意外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
她站起身。
“张聿先生,今天就到这里吧。您需要休息。”
“我们不会强迫您接受任何诊断或治疗,但我们希望您能认真考虑我们的建议。”
“后续,我的同事,神经科的李主任和心理评估中心的王教授,可能会来拜访您。”
“请您配合他们的工作,这对我们了解您的真实情况非常有帮助。”
她说完,微微颔首,便转身离开了房间。
房门无声地关闭,将张聿一个人留在了这片素白之中。
张聿瘫坐在病床上,脑子里一片混乱。
杨曲所说的一切,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,压得他喘不过气。
他获得的“信息”太多,太庞杂,也太颠覆。
2688年。
巨兽。
战争。
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,一个完全陌生的“自己”。
他现在没有愤怒,也没有太多的恐惧,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茫然和疲惫。
但他知道,他不能放弃。
如果他是张强,他要找到回去的路,或者证明自己的存在。
如果他真的是张聿,只是失去了记忆,并产生了“张强”的虚假记忆,那他也要找回真正的自己。
无论哪种可能,他都必须行动起来。
首先,他需要更多的信息。
关于这个世界,关于“张聿”,关于那场空难。
杨曲虽然专业而冷静,但她代表的是“官方”的结论。
他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,进行交叉比对。
其次,他需要观察。
观察这个医院,观察接触到的每一个人,寻找任何可能的破绽或线索。
他的设计师生涯,让他养成了对细节近乎偏执的关注。
也许,某个不起眼的细节,就能成为解开谜团的钥匙。
他看了一眼床头的呼叫铃。
或许,可以先从了解自己的“病情”和“治疗方案”开始。
至少,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“合作”,才能获取更多行动的自由。
就在他思索之际,房间的门再次被推开。
这次进来的,是一名穿着护士服的年轻女子,手中端着一个托盘,上面放着一些药物和一杯水。
“张聿先生,该吃药了。”
护士的声音很轻柔,带着职业性的微笑。
张聿看着那些药片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抗拒。
他不知道这些药是什么,但他本能地不想吃。
如果他真的被当成了精神病人,这些药,会不会让他真的“精神”起来?
他决定,从这一刻起,他要开始扮演一个“合作”的病人。
至少在表面上。
他要活下去,要弄清楚真相。
这个陌生的未来,对他而言,既是囚笼,或许,也是唯一的舞台。